学龄期是指6-7岁入小学起至12-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的一个年龄段,孩子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,每年的体重增加约为2--2.5kg,身高每年可增高4--7.5cm,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都比成人高,尤其是热量、蛋白质、脂肪、钙、铁、锌和维生素等营养素。在此期间,孩子的活动量相对较大,学习任务重,而对于健康饮食的知识知之甚少,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,进而产生诸如营养不良或单纯性肥胖等问题,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,随着观念的更新,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营养的合理化和科学化。
小学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,是青春期的预备阶段,做好小学生的营养不良预防工作是儿童健康工作的重点。这学期,我校聘请专职营养师,为全校师生量身定制了优质、合理、科学的营养配餐食谱。鉴于小学生容易挑食、喜欢吃零食等特殊性,在实际的营养配餐工作中,除充分考虑到营养素的合理充足供应外,还更加注意加工的方式方法等因素,解决营养与口味之间的矛盾,让学生爱吃,真正起到改善营养的作用。
怎样才是合理的营养配餐呢?
(一)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和比例
热量
在进行营养配餐过程中,首先要考虑的是满足学生对热量的需要,三大热量营养素在总热量中的百分比应当是碳水化合物55~60%,蛋白质15~20%,脂肪20~30%。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最好是早餐占30%,午餐40%,晚餐30%。每餐摄人的三种热量营养素也要求要均衡搭配、比例合理。
蛋白质
蛋白质在体内组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如皮肤、肌肉、骨骼、血液、内脏、毛发和指甲等,同时也是人体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、抗体等的基本成分。人体的蛋白质更新代谢率较快,因此需要不断地更换补充。应当注意的是,在摄入的所有蛋白质中,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的含量最好在一半以上。
脂肪
脂肪是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,其产热量是等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两倍,脂肪也是脂溶性维生素A、D、E、K的载体。体内的脂肪具有保护内脏,缓冲压力的作用,在寒冷的冬天,脂肪还有隔热保温的重要作用。 因此,摄人适量的脂类食物也是不可缺少的。
维生素
关于维生素,由于小学生好动,加上各类考试临近,学生用眼较多,因此要注意在营养配餐中要多选择一些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食物,如动物内脏、蛋类和乳类等。另外,还应考虑维生素D(蛋黄、动物肝脏中含量丰富)的补充,以提高学生对钙的吸收和利用。
矿物质
关于矿物质,学生在寒冷的季节以及青春发育阶段,最容易缺乏钙、铁、碘等矿物质。钙与骨骼的生长有关,学生骨骼发育较快,容易造成体内钙含量不足,因此在营养配餐中,在注意和保证牛奶和豆制品的摄入外,还应该多补充一些含钙丰富的鱼虾类食物和海产品。碘缺乏会影响到甲状腺的功能,甲状腺素主要调节热能代谢,对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也有促进作用。
水
水也是重要的营养素之一。人体水分的含量在55--70%左右,学生每天的需水量比成年人要多7%左右。因此学校提供的过滤直饮水,充分保证学生的饮水供应。
拿某天的食谱举例:
(二)食物的选择
确定好了营养素的摄人量和比例,以及明确各类营养素摄入的注意事项后,接下来的过程就是选择食物,推荐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。
按照该膳食宝塔的要求,学生每天摄入的谷类应该在300~500克,蔬菜类在400~500克,水果类在100~200克,蛋类25~50克,鱼虾类50克, 畜禽肉类50~100克,奶类及奶制品100克,豆类及豆制品50克,油脂类25克。总的要求就是,每天的食物种类多种多样,谷类、蔬菜水果、蛋奶豆类、畜禽肉类齐备。在每餐、每日的食物选择上,要注意食物的轮流更替,增加新鲜感。在食物的搭配上,在保证每顿饭种类丰富的前提下,还须遵循以下几条重要原则:
卫生部、科技部、国家统计总局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:
18.9%的学生每天吃零食;
13.9%的学生选择睡觉前吃零食;
41.3%的学生偏食;
17.8%的学生午餐每顿都剩饭菜;
28.9%的学生主要饮用果汁、茶水、可乐、雪碧等饮料;
42.9%的学生表示一日三餐中晚餐吃得最多,三餐比例失调;
每周在家就餐3 - 4 天仅为1.2%;
每日在外就餐的高达30.8 %,大城市甚至达到57.6%;
选择在街头吃早餐的达到7.2%,中小城市已经达到16.2%;
学生很少吃西式快餐的仅为48.8%,不到学生总数的一半;
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,采取相应措施,鼓励孩子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,多吃蔬菜、水果,常吃牛奶,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营养教育。饮食行为、饮食习惯、食品消费中的认识误区和盲区都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膳食结构平衡。
接下来我们会不断提高厨师的烹饪技术,不断增加和变换营养配餐的花色品种和搭配组合,改善营养配餐的色、香、味,使营养配餐的品种、味道、形式等多样化。同时发挥营养配餐的教育作用,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,帮助一部分学生纠正偏食、挑食的毛病。定期对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监测,实行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,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进一步促成卫生、科学、健康的生活方式,努力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。
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每一天!
-END-